第89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89章
劉昌之前就得到了長安那邊送來的信,自然知道,官面上打著竇彭祖和竇嬰名頭的其實就是劉啟和竇嬰,他對劉啟其實沒什麽敵意,畢竟雖說劉啟算是受益者之一,但是當日的事情,劉啟可沒資格參與其中,事後才知道怎麽回事,劉昌也不會沒事遷怒到劉啟頭上,實在是犯不著。事實上,當日的事情,真正能做主的還是劉恒,其他人,包括薄太後,都只有旁觀的份。
劉昌雖說存了事有不對,就直接掀桌子的想法,但是若是能夠讓劉恒心甘情願將位置交給自己,那自然是再好不過。像是劉啟,或許在那一段歷史上,這位留下了極大的名聲,作為一個帝王,也算是比較成功的一個,但是,劉昌卻覺得,自己遠比劉啟要強,別的不說,劉啟當年削藩操之過急,哪怕平定七國之亂其實耗費的時間不長,但是最終也是造成了不少禍患的。別的不說,一個富庶的吳國,就因為這一場亂戰,最後卻因為戰亂,很多年都沒能恢覆元氣。
不過,等到聽說吳王太子劉賢也來了的消息,劉昌也覺得有些荒謬起來。
吳國那邊,原本劉邦呂後在的時候,還壓制得住,劉恒是小宗繼大宗,這就讓劉濞覺得不服氣了,他沒想過這天下是劉邦打下來的,他就是想著,自家父親是兄長,自己算是老劉家的嫡系血脈,不像是劉恒,不過就是庶出罷了,憑什麽最後能叫他做皇帝。加上這些年來,他在吳國一番經營,自覺兵強馬壯,憑億近人,有道是身懷利器,殺心自起,作為藩王,實力強大了,自然也就有了問鼎之心。
當然,他可不像是劉長,光長武力,腦子有限,還沒怎麽樣呢,就咋咋呼呼,恨不得讓天下人都知道自己有不臣之心。所以,明面上,劉濞依舊是個合格的藩王,謙恭有禮,對一幹近支宗室也很是講義氣,簡直就是宗室裏頭的忠厚長者,眾口相傳的賢王。
在許多人看來,劉濞真正生出反心,是劉賢被劉啟一棋盤砸死之後的事情。但是,只看劉啟還好端端地做他的太子,也沒多少人說劉啟暴戾之類的話,就知道,這裏頭不是劉恒如何護短,只怕還是劉賢觸動了劉啟的底線。畢竟劉啟再脾氣暴躁,也不至於一盤棋都輸不起。
遼國這些年一直在跟南邊做買賣,對於三越還有吳國的情況,可比長安那邊了解得多。像是趙佗,名義上對漢家稱臣,實際上一直在圈地自嗨,他的黃屋左纛一直也沒真的收起來,偶爾還是用一用的,私底下還用了不少打擦邊球的東西,比如說他也鑄了九鼎。當然,老劉家劉邦就不是個規矩人,也沒真的規定多少只有皇家能用的東西,他唯一規定的一個就是劉氏冠,也就是一種竹皮發冠,這玩意趙佗本來也不會沒事去用就是了。
對南越,劉昌倒是不怎麽計較,說白了,趙佗也就是仗著天高皇帝遠,私底下圖個樂呵,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會願意真的跟漢家撕破臉的。而吳國那邊卻是不一樣,劉濞這人底線很靈活,他做了吳王沒多久,劉邦就駕崩了,劉濞那會兒還算是恭順,後來瞧著風向不對,呂後當權,私底下就有了些想法,在宗室裏頭表露了一些對呂氏不滿的意思,自然引起了不少共鳴。
呂後那會兒也沒空跟劉濞計較,畢竟劉濞明面上也沒做什麽錯事,另外也是看在劉濞親媽的份上,呂後跟長嫂沒什麽交情,跟二嫂還是有些患難之誼的,所以,呂後也就是私底下警告了劉濞一番,劉濞頓時乖巧起來,不敢多露頭了。
但是,等到呂後一死,劉濞其實就有些蠢蠢欲動起來,但是,人家不帶他玩,你又不是高皇帝的兒子,就是個侄子而已,這事跟你有什麽關系啊!所以,大家聯絡藩王的時候,就沒考慮過吳王和楚王這兩系,劉濞倒是想要毛遂自薦一下,但是最終還沒等他準備妥當呢,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了。
劉濞的心思,也就是仗著天高皇帝遠,外頭人不知道,而自家人其實都是知道的。劉賢作為劉濞的嫡長子,也希望自己能從吳王太子升格成大漢太子,這樣的心思若是在遇到劉啟的時候流露出了幾分,劉啟不殺人才怪!
劉賢這次過來,打的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心思,挑撥劉昌與劉恒相鬥,他好坐收漁翁之利。
以前的時候,劉賢只覺得遼國就是大肥羊,他們拿出來的商品精美,花錢也很爽快,吳國的生絲賣給遼國,利潤比得上直接賣絲綢,當然,遼國的絲綢質量也非常好,吳國費了許多力氣,也沒能織出同樣光滑細膩的絲綢來,像是現在,吳國那邊,大家都更喜歡穿遼國的絲綢。吳國那邊夏天炎熱,冬季濕冷,夏天還好說,冬季其實很難熬,而遼國的毛衣還有毛呢乃至羽絨服很順利就打開了吳國的市場。吳國產銅,會稽的銅山日夜不停地開采冶煉,劉濞又叫人廣種桑麻茶樹,將生絲苧麻還有茶葉賣給遼國,用這些換取遼國那些堪稱是物美價廉的商品,大家都覺得自己占了便宜。
劉賢以前也就是覺得遼國的工匠水準比較高,結果到了遼國之後,劉賢就有些繃不住了!
吳越之地,素來武德充沛,吳國既然有不臣之心,那麽自然在武備上下了不少功夫,劉賢一直很得意吳國的甲士,如今到了遼國之後,在看到了遼國那些尋常衛士的裝扮之後,劉賢就有些不可置信起來。他根本想象不到,遼國這邊,一個尋常巡街的士卒,身上都能穿甲,一個個身板都很是強壯。至於身高其實是有些良莠不齊的,一般中原來的移民身高就高一些,原本遼東本地的民族,身高就矮一些,畢竟,身高什麽的,人種是一回事,營養也是一回事,以前遼東這邊人是空有寶山,卻沒法開發,等到劉昌來了之後,借助於更強的生產力,總算對這裏展開了初步的開發。大量養殖的家禽家畜以及海洋捕撈給人們的飲食帶來了更多的蛋白質,大豆的廣泛種植也讓人們可以攝入更多的油脂,在這樣的情況下,別說是正處在生長發育期的孩子了,便是成年人,都能稍微竄一竄,一個個也開始變得愈發強壯起來。
劉賢看到的正是這一些,路上遇到的百姓,就沒有那種面黃肌瘦的,相反,絕大多數都很是結實,一個個精神昂揚,光看這些人的身體素質,如果按照漢家制度,再經過基本的訓練,他們隨時都能夠從普通百姓變成士兵。
發現這一點之後,劉賢原本的那些傲慢也就被壓下去了,畢竟,人家一看就比你強,豺狼或許可以驅使普通的野犬,但是若是他們敢打獅虎的主意,獅虎一個不爽,一巴掌就能將它們一拍兩段!
劉賢開始懷疑自己的父親,遼國這麽強大,他們不會是與虎謀皮吧!
同樣跟劉賢一樣,被震驚到的還有劉啟和竇嬰。劉啟和竇嬰其實早就知道遼國也是個武德充沛的國家,畢竟,他們連匈奴人都能追著打,但是,對他們來說,遼國能鍛煉出十萬左右比較強大的精兵就算是不錯了,畢竟,即便是大漢,也不是所有的軍隊都是精銳,普通的郡兵也就是比尋常百姓強一點。但是等到看到遼國這邊,連看守城門的守卒都是一副精銳模樣,這就叫人難以置信了!
這也就罷了,之前他們還以為遼國的富庶是跟大漢一樣,中上層富庶,普通百姓困苦,但是到了之後他們才發現,這邊富庶就是常態,普通百姓也能一日三餐,甚至不止。這邊過了酉時,還有人在外頭擺攤吃飯,到了亥時才開始宵禁,許多人閑著沒事,就在路邊小攤或者是餐館裏面喝酒吃飯閑聊,等宵禁之前再回家。為了防止有人喝醉了發酒瘋,除了少數酒館提供高度酒之外,絕大多數餐館的酒都是低度酒,而且誰要是敢發酒瘋,被巡街的巡警發現之後,就要處以**和罰款,**耽誤賺錢,罰款更是叫那些百姓肉痛,所以,大家也就是小酌而已,不會多喝!
劉啟和竇嬰也跟著在那些小餐館裏廝混,這些餐館裏面的食物滋味還算是不錯,酒水也還可以,最重要的是,這些酒客居然一個個消息都很靈通,劉啟過了好久才知道,遼國這邊居然會發行一種叫做報紙的東西,報紙上會刊登許多家國大事還有一些市井消息,遼國百姓識字率也比較高,因此,大家都習慣幾家湊一起,購買報紙,一塊看,白天大家要幹活,到了晚上,就可以針對在報紙上看到的那些消息高談闊論一番。
劉啟覺得自家父皇就已經很開明了,還專門頒布了一份《除誹謗令》的詔書,結果在遼國這邊,是個人都能對朝政指指點點,這放在大漢,豈不是亂套了!
心裏這麽想,身體卻很誠實,劉啟也開始習慣每天起床就叫隨行的衛士去找報童買兩份報紙回來,然後,他的疑惑就更多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劉昌之前就得到了長安那邊送來的信,自然知道,官面上打著竇彭祖和竇嬰名頭的其實就是劉啟和竇嬰,他對劉啟其實沒什麽敵意,畢竟雖說劉啟算是受益者之一,但是當日的事情,劉啟可沒資格參與其中,事後才知道怎麽回事,劉昌也不會沒事遷怒到劉啟頭上,實在是犯不著。事實上,當日的事情,真正能做主的還是劉恒,其他人,包括薄太後,都只有旁觀的份。
劉昌雖說存了事有不對,就直接掀桌子的想法,但是若是能夠讓劉恒心甘情願將位置交給自己,那自然是再好不過。像是劉啟,或許在那一段歷史上,這位留下了極大的名聲,作為一個帝王,也算是比較成功的一個,但是,劉昌卻覺得,自己遠比劉啟要強,別的不說,劉啟當年削藩操之過急,哪怕平定七國之亂其實耗費的時間不長,但是最終也是造成了不少禍患的。別的不說,一個富庶的吳國,就因為這一場亂戰,最後卻因為戰亂,很多年都沒能恢覆元氣。
不過,等到聽說吳王太子劉賢也來了的消息,劉昌也覺得有些荒謬起來。
吳國那邊,原本劉邦呂後在的時候,還壓制得住,劉恒是小宗繼大宗,這就讓劉濞覺得不服氣了,他沒想過這天下是劉邦打下來的,他就是想著,自家父親是兄長,自己算是老劉家的嫡系血脈,不像是劉恒,不過就是庶出罷了,憑什麽最後能叫他做皇帝。加上這些年來,他在吳國一番經營,自覺兵強馬壯,憑億近人,有道是身懷利器,殺心自起,作為藩王,實力強大了,自然也就有了問鼎之心。
當然,他可不像是劉長,光長武力,腦子有限,還沒怎麽樣呢,就咋咋呼呼,恨不得讓天下人都知道自己有不臣之心。所以,明面上,劉濞依舊是個合格的藩王,謙恭有禮,對一幹近支宗室也很是講義氣,簡直就是宗室裏頭的忠厚長者,眾口相傳的賢王。
在許多人看來,劉濞真正生出反心,是劉賢被劉啟一棋盤砸死之後的事情。但是,只看劉啟還好端端地做他的太子,也沒多少人說劉啟暴戾之類的話,就知道,這裏頭不是劉恒如何護短,只怕還是劉賢觸動了劉啟的底線。畢竟劉啟再脾氣暴躁,也不至於一盤棋都輸不起。
遼國這些年一直在跟南邊做買賣,對於三越還有吳國的情況,可比長安那邊了解得多。像是趙佗,名義上對漢家稱臣,實際上一直在圈地自嗨,他的黃屋左纛一直也沒真的收起來,偶爾還是用一用的,私底下還用了不少打擦邊球的東西,比如說他也鑄了九鼎。當然,老劉家劉邦就不是個規矩人,也沒真的規定多少只有皇家能用的東西,他唯一規定的一個就是劉氏冠,也就是一種竹皮發冠,這玩意趙佗本來也不會沒事去用就是了。
對南越,劉昌倒是不怎麽計較,說白了,趙佗也就是仗著天高皇帝遠,私底下圖個樂呵,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會願意真的跟漢家撕破臉的。而吳國那邊卻是不一樣,劉濞這人底線很靈活,他做了吳王沒多久,劉邦就駕崩了,劉濞那會兒還算是恭順,後來瞧著風向不對,呂後當權,私底下就有了些想法,在宗室裏頭表露了一些對呂氏不滿的意思,自然引起了不少共鳴。
呂後那會兒也沒空跟劉濞計較,畢竟劉濞明面上也沒做什麽錯事,另外也是看在劉濞親媽的份上,呂後跟長嫂沒什麽交情,跟二嫂還是有些患難之誼的,所以,呂後也就是私底下警告了劉濞一番,劉濞頓時乖巧起來,不敢多露頭了。
但是,等到呂後一死,劉濞其實就有些蠢蠢欲動起來,但是,人家不帶他玩,你又不是高皇帝的兒子,就是個侄子而已,這事跟你有什麽關系啊!所以,大家聯絡藩王的時候,就沒考慮過吳王和楚王這兩系,劉濞倒是想要毛遂自薦一下,但是最終還沒等他準備妥當呢,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了。
劉濞的心思,也就是仗著天高皇帝遠,外頭人不知道,而自家人其實都是知道的。劉賢作為劉濞的嫡長子,也希望自己能從吳王太子升格成大漢太子,這樣的心思若是在遇到劉啟的時候流露出了幾分,劉啟不殺人才怪!
劉賢這次過來,打的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心思,挑撥劉昌與劉恒相鬥,他好坐收漁翁之利。
以前的時候,劉賢只覺得遼國就是大肥羊,他們拿出來的商品精美,花錢也很爽快,吳國的生絲賣給遼國,利潤比得上直接賣絲綢,當然,遼國的絲綢質量也非常好,吳國費了許多力氣,也沒能織出同樣光滑細膩的絲綢來,像是現在,吳國那邊,大家都更喜歡穿遼國的絲綢。吳國那邊夏天炎熱,冬季濕冷,夏天還好說,冬季其實很難熬,而遼國的毛衣還有毛呢乃至羽絨服很順利就打開了吳國的市場。吳國產銅,會稽的銅山日夜不停地開采冶煉,劉濞又叫人廣種桑麻茶樹,將生絲苧麻還有茶葉賣給遼國,用這些換取遼國那些堪稱是物美價廉的商品,大家都覺得自己占了便宜。
劉賢以前也就是覺得遼國的工匠水準比較高,結果到了遼國之後,劉賢就有些繃不住了!
吳越之地,素來武德充沛,吳國既然有不臣之心,那麽自然在武備上下了不少功夫,劉賢一直很得意吳國的甲士,如今到了遼國之後,在看到了遼國那些尋常衛士的裝扮之後,劉賢就有些不可置信起來。他根本想象不到,遼國這邊,一個尋常巡街的士卒,身上都能穿甲,一個個身板都很是強壯。至於身高其實是有些良莠不齊的,一般中原來的移民身高就高一些,原本遼東本地的民族,身高就矮一些,畢竟,身高什麽的,人種是一回事,營養也是一回事,以前遼東這邊人是空有寶山,卻沒法開發,等到劉昌來了之後,借助於更強的生產力,總算對這裏展開了初步的開發。大量養殖的家禽家畜以及海洋捕撈給人們的飲食帶來了更多的蛋白質,大豆的廣泛種植也讓人們可以攝入更多的油脂,在這樣的情況下,別說是正處在生長發育期的孩子了,便是成年人,都能稍微竄一竄,一個個也開始變得愈發強壯起來。
劉賢看到的正是這一些,路上遇到的百姓,就沒有那種面黃肌瘦的,相反,絕大多數都很是結實,一個個精神昂揚,光看這些人的身體素質,如果按照漢家制度,再經過基本的訓練,他們隨時都能夠從普通百姓變成士兵。
發現這一點之後,劉賢原本的那些傲慢也就被壓下去了,畢竟,人家一看就比你強,豺狼或許可以驅使普通的野犬,但是若是他們敢打獅虎的主意,獅虎一個不爽,一巴掌就能將它們一拍兩段!
劉賢開始懷疑自己的父親,遼國這麽強大,他們不會是與虎謀皮吧!
同樣跟劉賢一樣,被震驚到的還有劉啟和竇嬰。劉啟和竇嬰其實早就知道遼國也是個武德充沛的國家,畢竟,他們連匈奴人都能追著打,但是,對他們來說,遼國能鍛煉出十萬左右比較強大的精兵就算是不錯了,畢竟,即便是大漢,也不是所有的軍隊都是精銳,普通的郡兵也就是比尋常百姓強一點。但是等到看到遼國這邊,連看守城門的守卒都是一副精銳模樣,這就叫人難以置信了!
這也就罷了,之前他們還以為遼國的富庶是跟大漢一樣,中上層富庶,普通百姓困苦,但是到了之後他們才發現,這邊富庶就是常態,普通百姓也能一日三餐,甚至不止。這邊過了酉時,還有人在外頭擺攤吃飯,到了亥時才開始宵禁,許多人閑著沒事,就在路邊小攤或者是餐館裏面喝酒吃飯閑聊,等宵禁之前再回家。為了防止有人喝醉了發酒瘋,除了少數酒館提供高度酒之外,絕大多數餐館的酒都是低度酒,而且誰要是敢發酒瘋,被巡街的巡警發現之後,就要處以**和罰款,**耽誤賺錢,罰款更是叫那些百姓肉痛,所以,大家也就是小酌而已,不會多喝!
劉啟和竇嬰也跟著在那些小餐館裏廝混,這些餐館裏面的食物滋味還算是不錯,酒水也還可以,最重要的是,這些酒客居然一個個消息都很靈通,劉啟過了好久才知道,遼國這邊居然會發行一種叫做報紙的東西,報紙上會刊登許多家國大事還有一些市井消息,遼國百姓識字率也比較高,因此,大家都習慣幾家湊一起,購買報紙,一塊看,白天大家要幹活,到了晚上,就可以針對在報紙上看到的那些消息高談闊論一番。
劉啟覺得自家父皇就已經很開明了,還專門頒布了一份《除誹謗令》的詔書,結果在遼國這邊,是個人都能對朝政指指點點,這放在大漢,豈不是亂套了!
心裏這麽想,身體卻很誠實,劉啟也開始習慣每天起床就叫隨行的衛士去找報童買兩份報紙回來,然後,他的疑惑就更多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